10月29日,第六届陕台会汽车产业生态圆桌会议在榆林举行,来自榆林、台湾的50多名企业代表参会。
本次会议以“新质生产力赋能 新未来产业融合”为主题,聚焦汽车产业链,旨在推进装备制造产业全方位发展,加强两岸交流合作。
“陕西汽车产业发展迅猛,台湾在汽车零部件研发、电子信息、精密制造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,两地产业互补性强,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。”两岸企业家峰会智能装备组召集人苏波表示,“希望两岸企业能抢抓发展机遇,共建产业生态,深化产业协作,实现优势互补,共同拓展海外市场。”
去年,陕西汽车产量175.4万辆,排名全国第七,新能源汽车产量119.8万辆。今年陕西汽车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,前9月汽车产量132.7万辆,同比增长11.5%。
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陕台两地在汽车产业领域互补性强。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,营造更加优渥的产业发展环境,吸引台商台胞深入陕西考察交流、投资兴业。”
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,榆林正以“链式思维”推动产业转型,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实现“从0到1”的突破——速豹科技首款纯电动重卡“黑金刚”在这里全球首发,其搭载的800伏高压系统实现36分钟快充、300公里续航的性能突破,带动形成了“研发—核心部件制造—场景应用验证”完整生态链。当前,榆林全力建设风光氢储一体化示范区,秦创原榆林平台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,完善汽车产业生态。
“近年来,榆林始终以‘两岸一家亲’理念为指引,全力推动榆台产业融合。”榆林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我们将聚焦新能源重卡核心部件、车联网应用、绿电物流等契合点,组织企业精准对接;助力两地企业联合攻关碳化硅器件、智能底盘等关键技术,共享研发资源与市场渠道;落实惠台政策,让台胞台企在榆放心投资、安心发展。”(记者 王晨曦 通讯员 李敏)
编辑:王瑜